来源:经济日报
浏览量:
宣布时间:2016-08-11
8月1日,7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宣布,为49.9%,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新华社记者 李 安摄
7月份,制造业PMI微幅回落,但高技术制造业创年内新高;非制造业PMI创年内新高,效劳业增速加速。业内人士认为,目今数据波动较小、总体平稳,并且一些积极因素仍在不绝积累,中国经济仍处于筑底企稳的历程中,宏观调控应注重远近结合、综合施策,继续牢固经济平稳增长的态势——
8月1日,国家统计局效劳业视察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宣布了中国制造业和非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数据显示,7月份,制造业PMI为49.9%,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非制造业PMI为53.9%,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
有关专家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体现,7月份,制造业PMI小幅波动,总体平稳,非制造业连续位于荣枯线上方,这标明中国经济仍处于筑底企稳的历程中,宏观调控应注重远近结合、综合施策,继续牢固经济平稳增长的态势。
制造业增速要“看天”
7月份,制造业PMI为49.9%,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微低于临界点。这是PMI自今年3月份从荣枯线下方跃升至50.2以后,首次落至荣枯线以下。总的来看,制造业PMI近期走势波动较小,总体平稳。
从12个分项指数来看,同上月相比,生产、新订单、新出口订单、供应商配送时间四个指数小幅下降,采购量指数与上月持平,其余6个指数均有所上升。在上升的6个指数中,除购进价格、生产运动预期指数升幅凌驾1个百分点外,其余指数升幅均在1个百分点以内。从行业来看,21个行业中,有12个行业PMI指数下降。
“7月份PMI指数继续小幅下降,已低于荣枯线,标明经济运行仍保存下行压力。”国务院生长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说。
国家统计局效劳业视察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剖析说,7月份制造业PMI回落,一方面是受超强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强降雨席卷我国大部分省市,特别是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洪涝灾害严重,对相关地区的生产、运输等造成较大影响。
数据显示,7月份,制造业生产指数为52.1%,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其中江苏、安徽、湖北、河北等地生产指数回落幅度较大。
另一方面,目今我国市场需求增速放缓,扩张动力仍显缺乏。前6个月,牢固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9.0%,比1月至5月份回落0.6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增速由1至5月份的3.9%回落到1月至6月份的2.8%。
尽管PMI微幅回落,但一些积极因素仍在不绝积累。7月份,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3.2%,比上月上升1.9个百分点,为今年以来的新高,高技术制造业在结构转型中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
别的,7月份,企业生产经营运动预期指数为55.3%,比上月提高1.9个百分点,标明企业对未来生长的信心有所增强。
非制造业稳中向好
7月份,非制造业商务运动指数为53.9%,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回升,为今年以来的高点,且连续5个月稳定在53%以上,标明我国非制造业稳中向好,增速继续加速。
在各单项指数中,存货和业务运动预期指数环比有所上升,升幅划分为0.3和0.9个百分点;其余各主要指数环比均有所下降,其中,新出口订单和销售价格指数降幅最大,均为1.1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在金融业和旅游消费等行业的发动下,7月份效劳业商务运动指数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抵达52.6%,为二季度以来的高点,标明效劳业业务总量增速继续加速,对经济增长的拉行动用不绝增强。
受高温炎热、台风暴雨等倒运天气影响,建筑业企业生产运动有所放缓,商务运动指数为61.1%,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但仍坚持在较高景气区间。其中,建筑业新订单指数为56.5%,虽比上月有所回落,但仍为今年第二高点,标明建筑业市场需求仍坚持较强的扩张态势。
“总的来看,7月份,效劳业商务运动指数连续上升,市场运行趋好,消费需求增长的要害性作用连续显现,有利于增强经济连续稳定运行的基础。受雨季影响,建筑业需求有所放缓,但随着基础建设投资的逐步落实和灾后重建事情的启动,基建需求有望继续释放。”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说。
远近结合综合施策
7月份,制造业产制品库存、原质料库存、采购量等指数都有差别水平提高,购进价格指数有较大幅度提高,生产经营运动预期指数明显提高,标明企业信心和市场预期趋向增强。
“综合研判,中国经济仍处于筑底企稳历程,应坚持稳需求、稳信心、稳预期,继续牢固经济平稳增长的态势。”张立群说。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专家陈中涛体现,近期市场淡季特征的显现,高温多雨天气和南方部分省市洪涝灾害对近期数据体现有一定影响,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不过,目今制造业市场供需坚持增长,价格上涨,企业预期良好,采购和库存维持正常水平,就业也较为稳定,经济运行稳中向好态势未变。
“总体来看,非制造业平稳较快生长的趋势未变,效劳业生长势头良好,建筑业需求增长虽有放缓,但仍有望继续坚持较快增长。”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专家武威体现,7月份新订单指数和销售价格指数均结束了连续回升势头,均有差别水平回落。目今,仍需关注需求稳定问题。
“宏观调控要注重远近结合、综合施策。”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专家陈中涛体现,一方面,要着眼于坚持经济增速平稳,适度扩大总需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务政策和稳健的钱币政策,注重相机、灵活调控,为供应侧结构性革新营造良好宏观情况。在目今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的情况下,要特别注意引导市场预期,提高政策质量和透明度,用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稳住市场预期,用重大革新举措落地增强生长信心;另一方面,要加速转型升级,坚持推进供应侧结构性革新主偏向,加速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生长恒久向好。
本文摘自:《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