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环球官网

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承载民族工业希望 彰显中国动力风范
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企业 ,展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实力与风范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再起的中国梦孝敬力量

人民政协报:央企“开门”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来源:国务院国资委官网

浏览量:

宣布时间:2016-05-10

4月16日至17日 ,第十四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在深圳召开。2455个展位、6.5万平方米的展区内 ,5000万外洋学子入场。

其中 ,“国资委——中央企颐魅展区”板块获取点赞无数。国资委组织的18家中央企业 ,300余其中高级招聘职位 ,个个含金量十足。

“相信通过大会和国资委的配合努力 ,将搭建央企与外洋学子之间的相同平台 ,有效融合央企提高国际化水平和外洋学子报效祖国的热情。”16日 ,国资委相关部分卖力人在开幕式上体现。

中共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 ,要千方百计创立条件 ,使留学人员回到祖国有用武之地 ,留在外洋有报国之门。如今 ,乘着“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春风 ,国资委携央企伸出双手 ,为留学人才广开报国之门 ,为全球精英提供用武之地。

借势引才

央企人才国际化加速推进

《国家电网乐成中标巴西特里斯皮尔斯水电送出二期项目》、《中国电建承建的厄瓜多尔辛克雷电站正式投产》、《中广核在吉隆坡设立东南亚公司》……翻开国务院国资委官方网站 ,一系列醒目的题目立刻跳入眼帘。

如果把时间轴拉长 ,一幅更为壮阔的央企“出海图”跃然纸上。据统计 ,截至2015年初 ,国资委监管的110家央企中 ,107家在境外设立了8515家分支机构 ,漫衍在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央企国际化加速 ,对人才国际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乘此局势 ,纳贤、纳智为己所用、为国效劳 ,正是国务院国资委逐步推进的战略选项。

借力 ,则是战术选择。

据国家外专局局长张建国介绍 ,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是我国目前唯一专门面向外国专家组织、培训机构、专业人才开放的国家级人才交流盛会。国资委连续三年组织央企参展。

流通渠道

为外洋学子大开报国之门

报国 ,需有门!

国资委搭建的央企引智全球联动招聘会 ,将外洋学子的报国热情导向央企大生长的轨道。

据现场技术卖力人介绍 ,此次展会集线上+线下、时间+空间、海内+外洋“三位一体” ,实现会场与美国耶鲁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等全球20多所知名院校和学联联动。

另外 ,没能加入现场实时联动的外洋院校 ,也能通过欧美同学会海归人才网和微信民众号给企业投简历。

新技术开启了新空间 ,也获得了嘉宾们的点赞。

16日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王文斌陪同人力资源和社会包管部部长尹蔚民等有关领导旅行了运动现场。与会嘉宾、央企代表与全球21家知名院校、学联的1000多名中国留学生进行了一场跨越亚、欧、美三个大洲的实时互动。

尹蔚民对运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国资委搭建的引智平台 ,既抓住了央企国际人才需求 ,也为外洋学子做了一件实事。”

革新加速

推动央企人才市场化

政策 ,也正在释放巨大的推力。

2月25日宣布的国有企业“十项革新试点”计划 ,明确提出推进市场化选聘经营治理者试点和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试点。

据国资委相关卖力人介绍 ,国资委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做好人才事情的安排和要求 ,深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 ,推进人才生长机制和政策立异 ,努力营造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良好气氛 ,并且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步队。

“18家央企同时亮相 ,说明祖国对外洋人才的重视。”美西南学联代表说 ,谢谢主办方提供这样的大舞台 ,让我们学有所用 ,报国有门。

全加学联的代表建议说 ,如果下一次有更多企业加入 ,可以把片区和时差划分更细一点,提前给一些打包好的企颐魅招聘说明 ,“如果再能做个经验分享或者简历分享就更好了。”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的代表说 ,以前企业也做外洋专场招聘 ,但一次性对13个国家21个地区的招聘会历来没有过。“希望未来能把它延续成一种牢固模式。同时 ,针对某个地区 ,与外洋专场有更深入的交流。”

本文章摘自《人民政协报》。

TO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