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浏览量:
宣布时间:2016-08-11
7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解与重组的指导意见,要求通过兼并重组、立异相助、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处理低效无效资产等途径,形成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这为进一步加速国企结构调解提供了指引。国资委有关卖力人体现,中央企业户数年内有望整合到100家之内。
凭据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安排,各级国资委和国有企业积极稳妥、扎实有序推进革新,各项革新步伐取得实质性进展,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取得了突破。
偏向明确
革新由设计进入施工阶段
自去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革新的指导意见》宣布后,国务院陆续出台了多个文件,对国有企业生长混淆所有制经济、革新和完善国有资产治理体制等方面进行了划定。国资委会同有关部分加速推进重要配套文件的制定出台事情,《关于国有企业功效界定与分类的指导意见》《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监督治理步伐》《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暂行步伐》等密集宣布,“1+N”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各地也结合自身实际,共制定出台国企国资革新文件394件。
“国企革新的主体框架已经搭出来了。现在许多重要的革新步伐已经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国资委主任肖亚庆说。他体现,继顶层设计文件出台后,今年各有关部分进一步完善文件体系,同时研究出台一些规范性文件,使革新政策越发具体、越发可操作。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2014年国资委开展了“四项革新试点”。2016年,国资委又会同有关部分确定了“十项革新试点”。目前,试点事情已经全面铺开。
中央企业化解钢铁煤炭过剩产能的事情目标对全社会宣布:从今年开始,争取用2年时间压减中央企业钢铁煤炭现有产能的10%左右,用5年时间压减现有产能的15%左右。使专业钢铁煤炭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电煤一体企业资源优化配置,其他涉煤中央企业原则上退出煤炭行业,加速解决历史遗留和企业办社会问题。中央钢铁煤炭企业结构越发合理,活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
国资委提出央企要“瘦身健体”,提质增效,力争在3年之内使中央企业的结构结构明显优化,主业焦点竞争力明显增强,运行效率显著提升,大都企业治理层级由目前的5-9层压缩到3-4层以下,法人单位减少20%左右,钢铁、煤炭、有色金属及重型装备制造等亏损企业减亏为盈。
今年7月份,国资委和财务部还专门安排了国有企业“三供一业”疏散移交事情,要求在全国全面推进国有企业“三供一业”疏散移交事情,到2018年底基本完成。
“革新已经由设计进入施工阶段,下一步国企的重组、去产能、混淆所有制革新将进一步加速。”国企革新专家李锦说。
“革新既有外在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自身也有压力。从企业自身来看,现在无论是机制体制,照旧治理能力,与经济生长新常态的要求另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革新的任务很重。总的看,各人热情很高,克服困难的决心也很大,对革新取得效果的信心也很大。”肖亚庆说。
试点引路
积极探路重要领域和要害环节
2015年10月,试点企业新兴际华集团召开干部大会,董事长、党委书记刘明忠代表董事会宣布聘任杨彬为集团公司总经理。这是国企顶层设计出台后,央企董事会行使高级治理人员选聘、业绩考核和薪酬治理职权的首次探索。
为了推动国企重大革新举措迈出实质性程序,各地普遍将试点作为推动革新文件落地的重要抓手,今年上半年,各地共启动国企国资革新试点147项,已有50项试点取得了阶段性结果,重要领域和要害环节的探索积极推进,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完善。公司制股份制革新效果显著,全国国有企业改制面凌驾80%,中央企业改制面凌驾90%,股权多元化比例达67.7%。建设规范董事会中央企业数量达87家。宝钢、中国节能、中国建材、国药集团、新兴际华集团等5家企业开展了董事会选聘高级治理人员试点,接纳市场化方法选聘了1名总经理和13名副总经理。
供应侧结构性革新加速推进,重组迈出实质性程序。去年,6对12家中央企业重组,为减少同质化竞争提高国际竞争力进行了积极探索。今年7月份,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与中国国旅集团有限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中纺集团公司划分宣布实施战略重组。据透露,另有几组重组正在酝酿之中。
在中粮集团,记者看到,一系列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事情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党组书记、董事长赵双连说:“历时一年时间,中粮系统地完成了《国有资本投资公司革新计划》等重大政策配套,将使中粮突出粮油食品主业、整合资产、打造包管国家粮食宁静和食品宁静的主体,成为我国农粮食品领域的国有资本投资平台、资源整合平台和外洋投资平台,在国有资本结构结构调解和供应侧结构性革新中发挥刊行动用。”
系统革新
攻坚要啃硬骨头
前一阶段的革新为继续推进革新打下了基础,也进一步坚定了国企革新的信心。
需要清醒认识的是,必须充分认识国企保存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增强革新的紧迫性。总的来看,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工业漫衍过广、企业层级过多等结构性问题仍然较为突出,资源配置效率亟待提高,企业立异能力亟待增强。别的,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亏损企业扭亏增盈、化解过剩产能等任务十分沉重,国企下一步提质增效迫在眉睫。
“国企革新有自身的逻辑,是一个很是庞大的系统工程,单改哪一项都是不敷的。这也是我们在革新的实践中认识到的。”首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段强说。该集团作为试点单位,先是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革新中引入外部董事规范董事会建设,然后发明还需要混淆所有制革新、股权激励革新等才华真正把革新引向深入。如今,这些革新都在展开,企业也在革新中逐步释放出活力。“革新的潜力很大,我们很有信心。”段强说。
增强活力的前提是简政放权,落实属于市场主体的权力。目前,推进国资监管机构职能转变的革新正在稳步推进,国资委监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将理清。其他有关部分也将进一步减少审批,为企业松绑。“国资委2015年就提出,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不应管的坚决去掉。”肖亚庆说,目前,国资委已经取消下放21项监管事项,宣布废止和失效33件规范性文件。
国有企业革新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和攻坚期,需要啃的都是硬骨头。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安排上来。绝不因为担负重而期待、困难多而不作为、有危害而规避、有阵痛而不前,要树立必胜的信心,勇于探索,使国有企业在猛烈的市场竞争中拼搏进取、生长壮大。
本文摘自:《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