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日报
浏览量:
宣布时间:2017-04-17
“央企要带动执行国家重要战略安排,凭据中央生长计划,积极进行工业对接,在雄安新区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这个历程中,国资委要做好中央企业的引导、指导作用。”昨日,国资委总会计师沈莹在国新办召开的新闻宣布会上说道。
据不完全统计,自4月1日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以来,目前已有中核集团、 航天科技 、航天科工、中船重工、中国电科、 中国石油 、 中国石化 、中国海油、南方电网、中国大唐、中国华电、中国国电、中国三峡集团、神华集团、 中国联通 、中国电子、国机集团、中铝公司、 东方航空 、 中国建筑 、国投公司、中国节能、中粮集团、招商局、中国五矿(中冶)、 中国中铁 、 中国铁建 、 中国交建 、新兴际华、中国能建、中国广核集团以及中国电信等32家央企相继亮相,称将积极加入新区建设。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体现,目前亮相将加入雄安新区建设的央企,大多处于能源、基建、科技类等行业,且大都属于行业领军者,这类央企结构雄安新区可以为其企业资源结构带来质的奔腾,切合雄安新区战略性国家级新区、担负新阶段全面深化革新试验田的重任的定位。
“雄安新区目前仍然处于建设初期,并且相关配套政策也未正式出台,因此作为我国经济主力军的央企,其加入新区建设一方面可以成为雄安新区建设的压舱石,稳定雄安新区建设的基础,另一方面关于未来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同样具有引导性作用。”沈萌体现。
值得注意的是,在近期央企争相发声加入雄安建设的同时,场内有关央企集体搬家的传言也在连续上演。国家生长和革新委员会副主任宁吉喆此前曾明确体现,央企搬家至雄安新区的谣言不可信,部分企业亮相将搬至雄安新区属企业自主行为,未来还要做相关计划。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研究员刘兴国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体现,关于雄安新区而言,其早期基础设施建设更多地需要国有企业投入,因为国有企业的意识形态属性,更有利于集中调动种种资源和加速投入与建设进程。可是,社会资本的力量同样禁止忽视。社会资本加入新区建设,一方面可以解决新区建设资金缺乏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发挥社会资本的优势,提高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使用效率,尤其是在新区经济生长方面,更需要积极引入社会资本的加入,通过国有资本与社会资本的进一步结合,增强新区经济生长的活力与动力。
本文摘自:《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