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务院国资委网站
浏览量:
宣布时间:2021-09-08
着力推进中央企业结构调解与重组
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 翁杰明
推进中央企业结构调解与重组,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国资国企革新决策安排的重纵�措,是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提升焦点竞争力的一定要求。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国有经济结构结构调解和中央企业重组事情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亲自审议通过《关于新时代推进国有经济结构优化和结构调解的意见》,为推进中央企业结构调解与重组指明了前进偏向、提供了基础遵循。在新生长阶段,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凭据国企革新三年行动有关要求,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做好“五个聚焦”,努力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解和重组事情取得更大进展、实现更好效果。
中央企业结构调解与重组取得积极进展
党的十九大以来,国资委党委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安排,凭据“一条主线、五个着力”思路,以“做强做优做大中央企业、实现高质量生长”为主线,着力中央企颐魅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并购、“两非”(非主业、非优势)剥离和“两资”(低效资产、无效资产)清退、“压减”等五个重点,不折不扣做好中央企业结构调解与重组,有效推动国有经济结构结构不绝优化。
战略性重组全面提速。推进中央企业集团层面战略性重组,是加速国有经济结构优化结构调解、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举措,关于维护工业链供应链稳定、加速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企业集团层面战略性重组进入新的加速赛道,先后完成了一批资产规模大、影响深远的重组项目,共涉及6组12家中央企业。中船集团与中船重工重组,是应对国际造船颐魅整体产能过剩、提升我国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的积极举措,对国际造船市场花样爆发重要影响。“两船”重组整合了行业优势资源,舰船研发制造进展大大加速,企业经营效益大幅提升。重组后的新集团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净利润均居世界造船集团第一,企业市园职位越发稳固、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在粮食宁静重要性日益凸显的配景下,中化集团、中国化工通过重组实现强强联合,切实增强中央企业在种源、化工等领域的焦点竞争力。重组后的中国中化加速资源整合、强化技术立异,“两化”农业种业板块整合已经完成,为实现我国农业高质量生长提供有力支撑。通过保利集团重组中丝集团、中国电科重组中国普天,有序推动国有资本向优势企业集中,向关系国家宁静、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要害领域集中。一批切合国企革新偏向的重大重组项目乐成实施,有力推动了国有资本结构结构优化,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增进了行业转型升级,提升了企业焦点竞争力和生长质量。在中央企业集团重组历程中,资本市场普遍反应积极,各方面给予充分肯定,社会回声较好。
专业化整合有效推进。专业化整合是从基础上减少重复投资和同质化竞争的有效手段,关于提高工业集中度和企业焦点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九大以来,国资委以相关领域行业体制革新为契机,通过资产重组、股权相助等方法,稳步推动中央企业之间的专业化整合,取得良好效果。2020年国家管网集团通过市场化方法收购三大石油公司相关管道资产,突破我国油气干线管道主要由三大石油公司实行上中下游业务一体化经营的古板花样,提升互联互通水平,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X+1+X”油气市场运营机制和“全国一张网”新花样开端形成,有效包管了我国油气能源宁静稳定供应。这项专业化整合涉及4家上市公司,横跨上海、香港、纽约、伦敦4地资本市场,交易对价4061.8亿元,并同步完成了国家管网集团层面股权多元化革新,引入资金2437亿元,创立了2020年全球规模最大交易、近5年全球油气行业最大交易、全球迄今为止最大市场化私募股权融资项目等多个“全球之最”。今年4月,通过集中有关中央企业在卫星互联网领域的优势力量,组建建立了中国星网集团,是立足国家战略全局、顺应科技工业厘革局势的重纵�措,关于加速推动我国卫星互联网事业生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中国星网集团作为第一家在雄安新区注册落地的中央企业,在效劳雄安新区计划建设的国家重大战略上起到良好标杆示范作用。
并购事情稳步开展。并购是企业实现快速生长的有效途径。党的十九大以来,国资委指导中央企业围绕国家需要,围绕主责主业、重点要害领域,积极稳妥开展并购事情,有效增进了工业转型升级和企业高质量生长。一是围绕效劳疫情防控开展并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生长事情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中央企业通过并购等方法加速转产扩能,有力包管了必须品供应,停止了价格炒作。2020年,中央企业在医疗医药行业并购金额总计162.9亿元,同比增长2.4倍。国药集团积极并购古板疫苗生产线,并迅速革新为新冠肺炎疫苗原液生产车间和分包装车间,大大缩短了产能建设周期,提升了疫苗可及性。二是围绕深化央地相助开展并购。鞍钢与辽宁省最大国有企业本钢强强联合,粗钢产能抵达6300万吨,营业收入抵达3000亿元,位居海内第二、世界第三,成为真正的东北“钢铁航母”,推动形成“南有宝武,北有鞍钢”的钢铁工业新花样。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重组历程中,国资委会同各方打出了一套六措并举的革新“组合拳”,包括“推动中国诚通和中国国新增资加入鞍钢股权多元化革新、辽宁省无偿划转51%股权给鞍钢、有序推进本钢债务重组、积极引入优秀民营企业加入本钢混淆所有制革新、推进钢铁板块和铁矿石板块整合运作、同步建立市场化机制事情计划”等,打造央地国企综合性革新示范。三是围绕工业链供应链稳定开展并购。有关中央企业充分发挥辐射规模广、发动能力强的优势,通过有效并购置通堵点、补上断点,推动工业链上下游有效衔接、协调运转,为经济稳定提供有力支撑。中国远洋海运通过收购秘鲁钱凯码头等项目,积极结构全球支点网络,强化工业链焦点资源控制,增进中国与拉美地区之间互联互通与经贸往来。同时,通过整合辽宁等地物流企业,积极构建点、线、网立体层面全程物流与供应链综合能力,全力确保国际海内贸易物流“生命线”循环通畅。
“两非”剥离、“两资”清退取得积极进展。通过两个专项的开展,下决心坚定做好“退”的文章,实现国有资本“有进有退”,有效集中优势资源,切实资助企业减轻担负担负,实现轻装前行、更好生长。一是全面摸清底数。指导各中央企业结合企业生长战略定位,全面自查梳理现有业务板块及所属企业经营情况,并组织内部审计部分专项核实自查情况,确定2041户“僵困”企业名单,审定“两非”剥离任务共计1562项,涉及资产3160.7亿元。二是全流程监督确保完成质量。建立动态监测、检查跟踪、质量复核和考核约束等“组合拳”事情机制,扎实推进有关事情。在“两非”剥离中,建立“每月一汇总、季度一报告”的跟踪督导机制;在“两资”清退中,开展全事情历程跟踪,组织专门力量分批对“僵困”企业开展专项核查,有效实现了闭环监管。自去年9月启动“两非”剥离以来,截至今年上半年,已有51家中央企业通过吸收合并、破产重整、对外转让等方法,剥离非主营业务252项,涉及资产共计495.7亿元。三是借助专业化平台精准施策。通过搭建信息效劳平台、建立专业化平台公司、提倡设立相关基金等方法,因企施策、因企制宜,积极资助各中央企业完成好“两非”剥离、“两资”清退事情。国家能源集团牵头提倡总规模100.2亿元的“北京国能新能源工业投资基金”,连续推动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业务向优势企业和主业企业集中。中国宝武强化投融管退各环节体系能力,设立“退出资本资产办公室”,凭据“应压尽压、应退尽退”原则,全面推进剥离事情,目前任务完成率已凌驾70%。
“压减”事情连续推进。针对部分中央企业底数不清、机构臃肿、治理链条偏长等问题,国资委通过连续开展“压减”事情,推动中央企业压缩治理层级、减少法人户数。截至今年7月底,中央企业治理层级控制在5级以内,法人户数累计减少凌驾1.8万户,减少比例凌驾34%。一是治理层级明显压缩。革新前中央企业一度最长治理层级抵达8级,治理层级凌驾5级的企业共34家,占全部中央企业的35%。通过“压减”,中央企业治理层级明显缩短,最长治理层级压缩至5级,61家企业治理层级低于5级,约占全部中央企业的63%。二是集团管控能力明显增强。通过压缩治理层级,各企业治理架构越发清晰,集团总部的战略引领、资本运作、资源配置和危害防控能力有效提升,总部指令能够越发实时准确地传导至下层单位“神经末梢”,对链条底端国有资产的监督监管能力不绝增强,有效防备国有资产流失危害。华润集团明确总部职能定位,付与各区域公司治理职能,并上收生产经营单位投资治理权限,形成“总部—事业部—区域公司—生产单位”四级治理架构,实现一套管控体系对全集团2000余家法人单位全笼罩。三是治理效率不绝提升。通过压缩治理层级,企业治理关系进一步理顺,治理流程不绝优化简化,内部无序竞争等问题获得较好解决,生长质量不绝提升。“压减”事情开展以来,中央企业累计减少人工本钱402亿元,减少治理用度337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由44.6万元增加到59.3万元,提升比例凌驾30%。国投通过开展“压减”事情,累计减少法人145户,较“压减”开始时减少比例凌驾40%,接纳资金凌驾109亿元,减少人工本钱49.4亿元、治理用度17.1亿元。
推进中央企业结构调解与重组的着力点
在新生长阶段,要凭据“五个聚焦”要求,努力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解和重组事情取得更大进展、实现更好效果。
一是聚焦效劳国家战略安排,稳步推进中央企业集团重组。将落实供应侧结构性革新、立异驱动生长、军民融合生长、建设制造强国等国家重大战略作为中央企业集团重组的出发点、着力点,稳步推进物流、输配电装备制造等领域的资源整合,通过战略性重组着力解决企业结构性矛盾突出、要害技术“卡脖子”、焦点竞争力缺乏等问题。
二是聚焦国有资本结构和工业生长需要,做好新央企组建和接收。凭据国有资本结构优化和结构调解需要,结合工业生长实际,适时组建新的中央企业集团,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计民生、提供公共效劳、应急能力建设和公益性的行业领域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工业集中。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的要求,做好新央企接收等事情,在2022年底前完成中国南水北集合团划转国资委治理。
三是聚焦规范投资并购行为,有效提升中央企业并购事情质量。催促中央企业凭据《关于规范中央企业并购的意见》要求,牢固树立危害防备意识,有效规范并购行为,克服盲目并购激动,严格落实决策程序,增强并购前研究与审核,大力做好合规治理、应急预案制定等各项事情,提高决策质量、避免无效并购、防备滋生糜烂,确保并购不爆发系统性危害。同时,加大对参股投资的监督力度,推动中央企业认真落实《关于中央企业增强参股治理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严把主业偏向,严格甄选相助工具,合理确定股权关系,完善审核决策机制,确保参股投资并购规范有序。
四是聚焦主业实业,加大“两非”“两资”清退力度。推动中央企业进一步明确生长目标和战略定位,越发突出主业实业,在关注“进”的同时,加大“退”的力度。凭据国资委“两非”剥离、“两资”清退事情的整体安排,推动中央企业高效有序退出非主业,增进资源从非主业向主业集中,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针对中央企业在剥离“两非”“两资”业务历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因企施策”予以指导支持,逐步建立“有进有退”的资源灵活配置机制。在退出历程中,注意规范决策程序,严格执行国有资产评估、国有产权进场交易、上市公司国有股权治理等制度划定,确保国有权益获得充分包管。
五是聚焦协同效应发挥,强化重组后的整合融合。指导中央企业在结构调解与重组中,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健全责任清晰、分工明确的事情机制,制定细致、合适的整合计划,加速同类业务横向整合、工业链上下游纵向整合,并同步做好治理、技术、市场资源等整合协同。对重组企业开展专项调研督导,督增进一步加大内部资源整协力度,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切实发挥协同效益,释放重组红利,实现“1+1>2”的重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