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环球官网

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承载民族工业希望 彰显中国动力风范
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企业 ,展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实力与风范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再起的中国梦孝敬力量

人民日报:国企应该更注重“家文化”

来源:国务院国资委官网

浏览量:

宣布时间:2016-02-16

每到年底 ,各大企业的年会都会成为热议的话题 。最近这几年 ,员工们越来越松开的演出 ,年会越来越富厚的形式 ,正在成为企业新的竞争力 。原因无他 ,一个大型企业 ,也许一年只有这个时机 ,能让高层领导与下层员工真正面劈面接触 ,找到一种“全家”聚在一起的感受 。

有治理学家说:“优秀的企业领导者是用情感、心灵来治理企业的 。”作为最重视“家”的中国人 ,营造“家的感受”是凝聚企业员工的最好方法 。我们的国有企业其实一贯注重“家文化”建设 。在计划经济时代 ,国企承包对接着职工生老病死的全部生活 ,“以厂为家”不可是一种口号 ,也是一种现实 。而在市场经济时代 ,虽然福利逐步趋向社会化 ,但职工的人文眷注需求却反而多了 。“家文化”的焦点是通过给员工家的温暖 ,引发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这也是国企生长的内在要求 。“职工之家”等机制的恒久保存 ,就是为了修养国企人爱企如爱家的幸福感和责任感 ,这是国企文化的古板优势 。

面对日益庞大的外部情况和经营困境 ,企业需要营造有凝聚力的文化 ,增强市场竞争力 。企业文化需要叫醒、挖掘和调动宽大员工的积极性 ,催化员工内在的创立力 ,同时呼应先进企业的治理要求 ,对员工要像看待亲人一样体贴、资助;需要强化团队的凝聚力 ,加深员工对企业的焦点价值认同 。“家文化”的实质寄义就在这里 。

不过 ,“家文化”自己也在生长之中 。古板的家庭是以伉俪关系和亲子关系为轴心建立起来的 ,夫唱妇随、长幼有序都是基本的文化秩序 。但在同时以效率和立异为目标的现代企业中 ,作为“家长”的企业高管 ,如果要最大限度地引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立性 ,就需要更多发挥“家文化”中最富有生命力的部分 。家长真心关爱并帮助家庭成员生长 ,家庭成员以感恩之心回报家庭 ,整个国企各人庭凭据开放科学的家规来运作 ,共创家业 。

在这个时代 ,如果国企领导以家族式心态、家长式专断、家人式治理的狭隘经营思想来从事经营 ,一定带欠好步队 ,出不了结果 。在已经查处的许多案例中都可以发明:有些人置党纪王法于掉臂 ,而是实施所谓的“家法”;有些人忘记了民主集中制 ,擅长于“一言堂”;有些人用人不唯贤 ,而是搞“亲近远疏” ,把企业酿成安顿亲信的私人舞台;有些人借“家文化”之名 ,为求一团和气而丧失原则 。上述现象 ,好多打的就是“家文化”的幌子 ,而实际上干的却是用小家庭取代各人庭 ,只论家长岂论家庭的坏事 。

廓清“家文化”的内涵 ,是当下国有企业强化廉政建设、群团组织建设的重要命题 。应该积极发挥“家文化”中的凝聚、激励、约束、导向、辐射作用 ,摒弃“家文化”异化导致的以情署理、家长意志、抛却规范、松开要求或消弭监督等文化错位 。只有把“家文化”所对接的亲睦相合 ,与现代企业所要求的分工相助有机整合起来 ,才华最大限度发挥国企的规模优势 ,造就更现代、更有效的企业 。

(本文作者:戴荣里 ,本文章摘自《人民日报》 。)

TO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