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浏览量:
宣布时间:2016-07-04
近日,国家统计局宣布5月份国民经济数据,⊙∪”和“进”仍是两个要害词。
从5月份数据看,经济增长之稳,主要体现在工业生产、效劳业生长、市场销售、就业和物价等5个方面;经济转型之进,突出反应在工业结构、消费升级和新动能聚集等三大领域。稳中有进,进中求稳,是目今中国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
从国际反应看,尽管仍有一些人士或研究机构忽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转变生长方法迫切之需,片面夸大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但世界银行本月初宣布的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仍维持对中国经济今明两年的增速预期稳定,划分为6.7%和6.5%。经济学家认为,在全球经济下行危害加大的情况下,中国经济的稳健运行对世界尤显重要。
基于海内外两方面的信息,我们有理由做出这样的判断,中国经济总体平稳的运行态势,不但有助于实现今年经济社会生长的各项预期目标,并且还将发挥全球经济“稳定器”的重要作用。
但在经济形势总体平稳的情况下,经济运行企稳的基础还不牢固,转型升级的任务仍然沉重。今年1月至5月,工业投资增长5.4%,增速比1月至4月回落1.5个百分点;分所有制看,民间投资增长3.9%,回落1.3个百分点。由于工业投资、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划分凌驾40%和60%,其增速明显放缓意味着新旧动能转换仍在连续,经济内生动力亟待增强。
近年来,由于工业品出厂价格连续下滑,尤其是产能过剩行业利润增速大幅下降,抑制了工业扩大投资的意愿。与此同时,又有一部分领域对民间资本在准入上摊开得不敷,还保存不少“弹簧门”“玻璃门”,这在一定水平上也影响了民间投资的增长。从全球规模看,世界经济增长低于预期,国际贸易态势低迷,各经济体剖析明显、政策程序纷歧。总之,不确定因素较多、外部经济压力较大,这些都是我们转方法、调结构、稳增长面临的现实难题。
综合剖析目今经济运行面临的种种有利和倒运因素,可以看出,我国经济生长中既有周期性问题,也有总量性和结构性问题,尤以结构性矛盾最为突出,并且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应侧。为此,中央重复强调推进供应侧结构性革新,重点是“三去一降一补”。要继续深化供应侧结构性革新,为中国经济的平稳连续生长打下越发坚实的基础。
从今年前5个月供应侧结构性革新的效果看,去产能,5月份原煤产量下降15.5%,5月末规模以上原煤生产企业库存同比下降6%;去库存,4月末工业企业产制品库存下降了1.2%,为2010年以来第一次负增长;降本钱,随着全面实行营改增,有关部分预计,此项革新今年将为企业降低本钱6000亿元左右。
种种迹象标明,随着供应侧结构性革新连续深化,中国经济下一阶段依然会坚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生长态势,继续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稳定器”。这不是盲目乐观的自我判断,而是国际有识之士的基本共识。日前,渣打银行集团首席执行官为英国《金融时报》撰稿时称,中国面临艰巨的短期挑战,经济中保存诸多危害,但这些危害是可控的,中国政府有能力、也有资源应对挑战,实现经济增长目标和经济转型。
我们相信,只要坚定必胜信念,以深化革新的实际行动,不绝提高供应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中国经济必将对世界经济爆发越发积极的影响。
本文摘自:《经济日报》